這對夫婦住在香港大嶼山的無車區——愉景灣,從香港市中心乘坐渡輪過去需要25分鍾。在那裏,你會發現有高爾夫球車在嗡嗡作響,周圍的大自然美景與都市風光形成鮮明的對比。在他們的屋頂花園中,這對夫婦種植了許多的蔬菜,簡直是城市的綠色天堂。而置物的架子,是由回收的發泡膠製成,類似蜂巢內的複雜結構。

Kevin的公司COC設計,是一個關注環境的建築工作室;它是利用自然的形式,使用可持續的或重新設計的材料,並理解建築的環境影響。他的建築理念呈現出對未來的樂觀看法:城市的綠化和過去的浪;垂直農場為城市提供新鮮的農產品,並提供給社區。

關於COC Design

 

建築師訪談,香港設計工作室,COC設計,Kevin Chu,可持續生活

建築師訪談,香港設計工作室,COC設計,Kevin Chu,可持續生活

建築師訪談,香港設計工作室,COC設計,Kevin Chu,可持續生活

建築師訪談,香港設計工作室,COC設計,Kevin Chu,可持續生活

建築師訪談,香港設計工作室,COC設計,Kevin Chu,可持續生活

建築師訪談,香港設計工作室,COC設計,Kevin Chu,可持續生活

建築師訪談,香港設計工作室,COC設計,Kevin Chu,可持續生活

建築師訪談,香港設計工作室,COC設計,Kevin Chu,可持續生活

建築師訪談,香港設計工作室,COC設計,Kevin Chu,可持續生活

 

凱文把他的職業和興趣都歸功於他的妻子Giulia:“在我遇到Giulia之前,我在設計時,會將自然與設計融合在一起,但這並不意味著這是可持續的。我隻是想到了一些時髦的主意。” Giulia,一位意大利人,她是一個意大利小鎮上長大。她說:“我是在一個尊重他人和環境的家庭中長大的,當你尊重環境的同時,你也尊重他人的生活。對凱文來說,有點不同。”

作為一名香港本地人,凱文最初對環境缺乏關注, “香港是世界上GDP最富有的城市之一,但在可持續發展方麵是最慢的。” 但這對夫婦希望能做出改變。

 

建築師訪談,香港設計工作室,COC設計,Kevin Chu,可持續生活

建築師訪談,香港設計工作室,COC設計,Kevin Chu,可持續生活

建築師訪談,香港設計工作室,COC設計,Kevin Chu,可持續生活

建築師訪談,香港設計工作室,COC設計,Kevin Chu,可持續生活

建築師訪談,香港設計工作室,COC設計,Kevin Chu,可持續生活

 

凱文設計的一些可持續的設計。

 

建築師訪談,香港設計工作室,COC設計,Kevin Chu,可持續生活

建築師訪談,香港設計工作室,COC設計,Kevin Chu,可持續生活

建築師訪談,香港設計工作室,COC設計,Kevin Chu,可持續生活

建築師訪談,香港設計工作室,COC設計,Kevin Chu,可持續生活

 

無論如何,凱文和Giulia都為自己創造了一種美好的生活方式,他們體驗到了凱文在COC設計中工作的想法,並探索了城市生活的不同可能性。因為在香港的職業文化中,在辦公室裏度過的漫長夜晚更多的是標準而非例外,許多人最終忽視了凱文和Giulia不想錯過的生活的方方麵麵:“如果你在晚上8點半結束工作,你就不會做飯。”你隻想回家,吃飯,睡覺。”

Giulia說:“當我們住在北京的時候,我也有工作,我在午夜的時候就會在廚房裏烤餅幹。”第二天,我就起床去上班了。所以這也取決於你是否喜歡烹飪。我們倆都喜歡烹飪。有時我們也很懶,喜歡出去,但這裏的很多人根本就不會做飯。” 在香港,蔬菜的價格偏高,這進一步讓普通的工作人員不在家做飯,這也鼓勵了凱文和Giulia在家擁有一個花園。“我們種了各種各樣的綠葉蔬菜,因為我們喜歡吃沙拉。在香港,沙拉是非常昂貴的!” Giulia說:“最便宜的一種是小生菜,它是在來自美國。”

“這是我們在香港最常聽到的評論:‘你賣蔬菜嗎? ’這種心態非常好。” 凱文站在一堆芝麻菜的旁邊說,置身於他們田園詩般的家園,很容易忘記香港的大街小巷,以及他們的生活方式和普通人之間的巨大差異。

 

建築師訪談,香港設計工作室,COC設計,Kevin Chu,可持續生活

建築師訪談,香港設計工作室,COC設計,Kevin Chu,可持續生活

建築師訪談,香港設計工作室,COC設計,Kevin Chu,可持續生活

建築師訪談,香港設計工作室,COC設計,Kevin Chu,可持續生活

建築師訪談,香港設計工作室,COC設計,Kevin Chu,可持續生活

建築師訪談,香港設計工作室,COC設計,Kevin Chu,可持續生活

 

但這對夫婦確實看到了香港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如果態度改變的話:“香港沒有太多的農業,我們為什麼不試著把它帶進工廠大樓,用它來供應城市呢?”凱文說,“愉景灣就是一個可以實現的地方,那裏隻有1萬人口,為什麼我們不試著把它變成香港最綠的一個地區呢? 城市並不想把錢花在基礎設施上。”

考慮到圍繞環境主題的全球性,我們陷入了一個僵局,未來將掌握在各國政府手中。如果政府緩慢地適應並做出必要的改變,以確保未來的發展,像凱文和Giulia這樣的人的個人努力和擔憂可能隻會彌補這一差距。可持續的生活解決方案和集體設計意識是我們時代的特征,而凱文和Giulia則把這種心態帶到了心裏。他們是一對鼓舞人心的夫婦,他們已經超越了靜態,設計了一種不同的生活方式,這對他們自己和世界其他地方都有好處。

 

建築師訪談,香港設計工作室,COC設計,Kevin Chu,可持續生活

建築師訪談,香港設計工作室,COC設計,Kevin Chu,可持續生活

建築師訪談,香港設計工作室,COC設計,Kevin Chu,可持續生活

建築師訪談,香港設計工作室,COC設計,Kevin Chu,可持續生活

建築師訪談,香港設計工作室,COC設計,Kevin Chu,可持續生活

建築師訪談,香港設計工作室,COC設計,Kevin Chu,可持續生活

建築師訪談,香港設計工作室,COC設計,Kevin Chu,可持續生活

建築師訪談,香港設計工作室,COC設計,Kevin Chu,可持續生活

建築師訪談,香港設計工作室,COC設計,Kevin Chu,可持續生活

建築師訪談,香港設計工作室,COC設計,Kevin Chu,可持續生活

photos © fvf

發表回複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