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設計風向感謝來自 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 的公共空間項目案例分享:

 

在建造的每樣東西中展現“得體”(Anstand, propriety or decency)——得益於在內與外之間有意識地設置分隔或者麵具。麵具必須以一種尊重習俗(convention)的方式來設計。

今年3月底,接了當初名為“徐渭書畫館”的設計任務,前往青藤書屋和新館址踏勘。上一次去青藤書屋,那是1982年的事了。一晃近四十年……

在窄小的大乘弄某一段,刷了灰色外牆塗料的便是著名的“青藤書屋”了(印象中,大通學堂的外牆也是這灰色)。踏入青藤書屋,恍若另一個境地:靜謐的院子,大概也就三百來平米,一條彎曲而不柔媚的小徑從門口引向書屋的月洞門,右側是不大不小的竹林和草坪,還有間隙種植的芭蕉、石榴與葡萄。左側牆根下灑落的盆景,靠牆放著,一口老井,還有舊了的牆,已經夠生動了。令我驚歎的是牆後兩層樓的房子,一個單坡組合了北向通長的木窗,不對稱的自然生長,白牆已經老舊得完全發黑了,看得出木窗經曆過幾次翻修,然而,每一個構件、每一處工匠翻修的痕跡都還在,感覺到不經意的妥帖卻不乏構圖的當代和不羈。進入青藤書屋前的月洞門上方是“天漢分源”四字,裏有青藤一顆,盈池一方……

 

∇ 青藤書屋全貌

藝術館設計,現代藝術館設計,徐渭藝術館及青藤廣場,徐渭藝術館,青藤廣場遊客中心,青藤廣場,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

 

∇ 天漢分源

藝術館設計,現代藝術館設計,徐渭藝術館及青藤廣場,徐渭藝術館,青藤廣場遊客中心,青藤廣場,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

 

∇ 舊牆與二層老房

藝術館設計,現代藝術館設計,徐渭藝術館及青藤廣場,徐渭藝術館,青藤廣場遊客中心,青藤廣場,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

 

這其中,關鍵詞是:明代、文人、園林、民居,主角自然是被尊為青藤派始祖,中國繪畫史上大寫意畫派成熟期代表,“光芒夜半驚鬼神”的“曠世奇才”徐渭。 建築師看多了書籍中的“紹興民居”,還有現實中陸續被人們“演繹”的“院落”、“台門”,往往有些匠氣和格式。青藤書屋內外間幽靜古樸的“粉牆黛瓦”石欄題刻“芭蕉老藤”“方池古井”,著實提醒我們建築、園林本不可分的道理。理雖簡單,可我們已經匠氣地忘卻了……

 

∇ 前院內青藤樹

藝術館設計,現代藝術館設計,徐渭藝術館及青藤廣場,徐渭藝術館,青藤廣場遊客中心,青藤廣場,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

 

不大不小、精致優雅、文氣十足、不羈構圖,大概是青藤書屋留給我最深的印象了。於我而言,所有映入眼簾或置身其中的一物一色皆為建築故事的元素,無非 虛為場所、實為建築的廣義山水而已。

 

∇ 徐渭藝術館及青藤書屋選址

藝術館設計,現代藝術館設計,徐渭藝術館及青藤廣場,徐渭藝術館,青藤廣場遊客中心,青藤廣場,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

 

徐渭藝術館(曾名徐渭書畫館),選址於青藤書屋北隔了開元弄和後觀巷兩條巷子的北側,周邊大多是一兩層的傳統民居。選址正好是業已破敗卻很著名的老機床廠,高約三層,由縱向五進單跨桁架式大空間先後圍合建成,內有一庭院,仍有兩三顆喬木長於其中,尚存一絲生機。雖然廠房內部已被掏空,破敗的屋頂瀉下的陽光,卻給殘桓平添了強勁的活力。也因為陸續建設和棄用的原因,廠房四個立麵的內外各異,頗有時代的特點和記憶的痕跡,極具“多元並存”“自然拚湊”的衝突與戲劇性。

 

∇ 老廠房北側鳥瞰

藝術館設計,現代藝術館設計,徐渭藝術館及青藤廣場,徐渭藝術館,青藤廣場遊客中心,青藤廣場,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

 

∇ 老廠房內部空間勘察

藝術館設計,現代藝術館設計,徐渭藝術館及青藤廣場,徐渭藝術館,青藤廣場遊客中心,青藤廣場,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

 

∇ 老廠房內部立麵

藝術館設計,現代藝術館設計,徐渭藝術館及青藤廣場,徐渭藝術館,青藤廣場遊客中心,青藤廣場,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

 

藝術館選址南側,介於開元弄和後觀巷之間的是青藤街區“著名”的“青藤舞廳”,一棟極其違和的三層高“大紅樓”,拆除後將建設一個小型青藤廣場(兼小型遊客中心),以使遊客自青藤書屋經大乘弄至青藤廣場,視線由此引向新的藝術館……

 

∇ 青藤舞廳和突兀的“大紅樓”

藝術館設計,現代藝術館設計,徐渭藝術館及青藤廣場,徐渭藝術館,青藤廣場遊客中心,青藤廣場,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

 

在今天的建築世界裏,如何不受塵世的喧囂所幹擾,不任意曲解和篡改,在紹興特定的曆史語境下,塑造一種寧靜、和諧的傳統之美,而又不失現代性,是我們一直孜孜以求的方向。

 

∇ 又見青藤

藝術館設計,現代藝術館設計,徐渭藝術館及青藤廣場,徐渭藝術館,青藤廣場遊客中心,青藤廣場,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

 

如果說,我對其周邊曆史街區的院落、肌理、色彩等主要建築要素早已了然於心,倒也不為過分,但如何進行提煉運用,同時創造出有節奏的、流動的、靜謐的、適應於當代藝術陳列的空間(容器),顯然是一個困惑。事實上,走出老機床廠不久,在一個會議的間歇,我已將“徐渭藝術館”的雛形勾勒於一頁信箋上了。

 

∇ 徐渭藝術館草圖 ©胡慧峰

藝術館設計,現代藝術館設計,徐渭藝術館及青藤廣場,徐渭藝術館,青藤廣場遊客中心,青藤廣場,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

 

老機床廠留存的縱向五進單跨桁架式大空間組合,提供了靈活布置的可能,簡潔輕盈的屋架結構暗示了未來臨展的容器特性,斑駁甚至帶有強烈迎合時代審美的側牆立麵肌理,隻需加固,織補,充實新的機電功能,就已是個驚豔的當代藝術館了……

但是,更大的改造代價、複雜的工藝、可能的更廣泛的評審挑戰,以及非常緊張的工期要求,在我的腦海裏過了一遍,最終放棄了“將老機床廠改造為徐渭藝術 館”的想法,決定從現場的感動點作為新的創作的緣起: “縱向五進”的建構邏輯;

“開口造園”的空間記憶;

“烏片如墨”的風貌應和;

“頂地同潑”的黑白整合。

通過最利於工業化施工進程的金屬(鈦鋅板與銅板)、玻璃、石材等常規材料的組合,理性邏輯地編織一幅緣起黑白的純粹、輕盈、透明、和精致。

 

∇ 藝術館鳥瞰圖

藝術館設計,現代藝術館設計,徐渭藝術館及青藤廣場,徐渭藝術館,青藤廣場遊客中心,青藤廣場,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

 

∇ 徐渭藝術館主入口立麵

藝術館設計,現代藝術館設計,徐渭藝術館及青藤廣場,徐渭藝術館,青藤廣場遊客中心,青藤廣場,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

 

∇ 圍合而生的庭院

藝術館設計,現代藝術館設計,徐渭藝術館及青藤廣場,徐渭藝術館,青藤廣場遊客中心,青藤廣場,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

 

∇ 庭院與通透的走廊

藝術館設計,現代藝術館設計,徐渭藝術館及青藤廣場,徐渭藝術館,青藤廣場遊客中心,青藤廣場,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

 

所謂建築,無非地、頂、天的氣韻流動;所謂展示,講究景、境、情的氛圍墊鋪;既是氣韻流動,氛圍墊鋪,內外皆需調動,明暗均可有意,上下也可以要連續; 靜則賞畫讀字,流連時體味錯落別致;躲不過讓黑白所控,免不了被光影打動。遵循建構邏輯一致性的原則,自始至終,貫徹了建築、室內、展陳的一體化設計精神。

 

∇ 藝術館走廊空間

藝術館設計,現代藝術館設計,徐渭藝術館及青藤廣場,徐渭藝術館,青藤廣場遊客中心,青藤廣場,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

藝術館設計,現代藝術館設計,徐渭藝術館及青藤廣場,徐渭藝術館,青藤廣場遊客中心,青藤廣場,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

 

∇ 通向藝術館二層樓梯

藝術館設計,現代藝術館設計,徐渭藝術館及青藤廣場,徐渭藝術館,青藤廣場遊客中心,青藤廣場,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

 

∇ 藝術館庭院景觀節點

藝術館設計,現代藝術館設計,徐渭藝術館及青藤廣場,徐渭藝術館,青藤廣場遊客中心,青藤廣場,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

 

我們著迷於過去的曆史場景和當代建築演繹之間的對比與戲劇性。既保持著對金 屬、玻璃和石材等現代材料的鍾愛,也對曆史變遷所遺存的斑駁與其所富含的故事特性表現出珍惜和迷戀。我們以足夠的精力研究並留存了那些記憶,戲劇化地呈現老機床廠的東、北兩段老牆麵,使其與當代藝術館中半透明的大片玻璃、近 白色的石質板材、銀白色的天棚、隱喻的傳統屋架等不同材料形成對比,創造難以磨滅的蒙太奇印象——一種記憶的重塑。

 

∇ 保留的東側老牆

藝術館設計,現代藝術館設計,徐渭藝術館及青藤廣場,徐渭藝術館,青藤廣場遊客中心,青藤廣場,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

 

∇ 保留的北側老牆

藝術館設計,現代藝術館設計,徐渭藝術館及青藤廣場,徐渭藝術館,青藤廣場遊客中心,青藤廣場,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

 

∇ 保留的老牆與新建藝術館圍合出庭院空間

藝術館設計,現代藝術館設計,徐渭藝術館及青藤廣場,徐渭藝術館,青藤廣場遊客中心,青藤廣場,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

 

∇ 老廠房東側巷子

藝術館設計,現代藝術館設計,徐渭藝術館及青藤廣場,徐渭藝術館,青藤廣場遊客中心,青藤廣場,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

 

∇ 新建藝術館東側巷子

藝術館設計,現代藝術館設計,徐渭藝術館及青藤廣場,徐渭藝術館,青藤廣場遊客中心,青藤廣場,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

 

在規劃給與的基地上建構新建築的同時,利用拆除了“青藤舞廳”的場地建設新的青藤廣場。通過“再塑”具有紀念氣質的新場所與新建築產生對話,讓兩者具有向心性和不可分割性。那種不斷移動流連轉換的視點所形成的連續鋪墊,自然地產生建築的空間體驗,以及因建築與環境的互動所孕育的總體情景感受——那種源自江南的山水精神。

 

∇ 徐渭藝術館、青藤廣場及大乘弄剖麵圖

藝術館設計,現代藝術館設計,徐渭藝術館及青藤廣場,徐渭藝術館,青藤廣場遊客中心,青藤廣場,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

 

∇ 青藤廣場夜景

藝術館設計,現代藝術館設計,徐渭藝術館及青藤廣場,徐渭藝術館,青藤廣場遊客中心,青藤廣場,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

藝術館設計,現代藝術館設計,徐渭藝術館及青藤廣場,徐渭藝術館,青藤廣場遊客中心,青藤廣場,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

 

我們始終堅信,建築設計終究是一種精神表達——回歸設計本源,追尋建築本質,一直是我們持續堅持的建築意誌。我們注意到了當代藝術的陳列發展,將越來越回歸到為表現作品營建空間本身的純淨和清新。從某種意義上說:建築設計作品需要揭示藝術作品的本質。想要創造簡潔有力而又具審美趣味的空間,隻有貌似興趣高雅的姿態和一堆高談玄論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將堅持自己的探求意誌, 積極考慮場地,努力深入環境。

 

∇ 徐渭藝術館及青藤廣場

藝術館設計,現代藝術館設計,徐渭藝術館及青藤廣場,徐渭藝術館,青藤廣場遊客中心,青藤廣場,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

 

這個設計傳遞了我們在曆史語境下的現代性表達探索,敦促我們深層次挖掘傳統文化與地方風貌的哲理性思考。

正所謂:以曆史傳承為脈,以特色文化為魂;以建構過程為線,以山水精神為意。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曆史古城紹興的價值與文明,從而友好地加以利用與發展。

 

徐渭先生,瘋癲潑墨,有意無意已然天成;我等所為,無非:

將墨掀起,築一瘋癲可納、凡人可入可遊可思可想的、虛為場所實為建築的——廣義山水而已。

 

∇ 總平麵圖

藝術館設計,現代藝術館設計,徐渭藝術館及青藤廣場,徐渭藝術館,青藤廣場遊客中心,青藤廣場,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

 

∇ 青藤廣場剖麵圖

藝術館設計,現代藝術館設計,徐渭藝術館及青藤廣場,徐渭藝術館,青藤廣場遊客中心,青藤廣場,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

藝術館設計,現代藝術館設計,徐渭藝術館及青藤廣場,徐渭藝術館,青藤廣場遊客中心,青藤廣場,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

藝術館設計,現代藝術館設計,徐渭藝術館及青藤廣場,徐渭藝術館,青藤廣場遊客中心,青藤廣場,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

藝術館設計,現代藝術館設計,徐渭藝術館及青藤廣場,徐渭藝術館,青藤廣場遊客中心,青藤廣場,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

 

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徐渭藝術館及青藤廣場
項目地點:紹興市越城區後觀巷
項目類型:文化建築
項目麵積:徐渭藝術館:地上5155.5㎡+地下2841.7㎡,合計7997.2㎡;青藤廣場遊客中心204.48㎡
預計竣工:2021.3
設計範圍:建築/室內/景觀/結構/給排水/電氣/暖通/智能化/幕牆/泛光/基坑/展陳
建築設計公司及網站: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http://www.zuadr.com/
建築:胡慧峰、蔣蘭蘭、章晨帆、朱金運、韓立帆、李鵬飛
結構:張傑、陳曉東、陳旭、呂君鋒、丁子文、沈澤平
給排水:邵煜然、易家鬆、蔡昂
電氣:吳旭輝、鄭國興、馮百樂、張薇、杜枝枝、俞良
暖通:李詠梅、潘大紅、王亞林、餘俊祥
智能化:林華、葉敏捷、楊國忠、李向群
室內:楚冉、梅文斌、劉婉林、汪軍政
幕牆:史炯炯、王皆能、段羽壯、張傑
景觀:吳維淩、王潔濤、吳敵、朱靖、何穎、林騰
泛光:王小冬、孫國軍、趙豔秋、梁瀟月
基坑圍護:徐銓彪、曾凱、陳剛、陳聖賢、許浩南
展陳:故宮出版社、廣東省集美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業主:紹興市文化旅遊集團有限公司
撰文:胡慧峰

 

發表回複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