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NIE/Project畫廊坐落於莫幹山路上的M50 創意園區,該園區原為上海春明粗紡廠。原空間集藝術和商業為一體,由舊工業廠房改造而來。

BROWNIE關於攝影,又不止於攝影。它誕生的初衷,是向每一個人分享來自全球的攝影作品和文化。好的攝影作品,是會帶來啟發、靈感、觀點,以及另外的世界。BROWNIE/Project 為探索空間、人、生活之間互相激活的可能而存在。由此生發的BROWNIE/Project注定不僅僅是畫廊。

 

畫廊設計,咖啡廳設計,展廳設計,上海畫廊設計,BROWNIE/Project畫廊,上海BROWNIE/Project畫廊,BROWNIE/Project,Offhand Practice

 

初次到BROWNIE/Project,空間內原有的混凝土高柱和鋼窗的工業氣息,與之後介入的巨型倒“A”木結構和木樓梯藝術氣息的結合,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跟業主深聊之後,得知這些刻有歲月痕跡的木結構是前任藝術家租客在老蘇州河橋拆除時花重金搬運回來的。這些特色既是作為新來闖入者與空間建立平衡關係的助力者,但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予以設計上的邊界。業主希望在完整保留這些特色的基礎上實現空間新的功能需求,這也恰巧是我們在看完場地後就確定的設計方向。

 

畫廊設計,咖啡廳設計,展廳設計,上海畫廊設計,BROWNIE/Project畫廊,上海BROWNIE/Project畫廊,BROWNIE/Project,Offhand Practice

 

空間新的功能需求其實是在原有的畫廊和咖啡吧這兩個主功能需求上,再針對空間整體動線進行重新規劃,讓原本單一的動線豐富起來,同時也讓整體空間的利用率最大化。如何在這樣一個極具場地特色的空間內置入豐富且清晰的動線,如何讓空間更具包容性,且如何讓新的設計語言與老建築的特色相輔相成但又不過分搶戲,是這次設計的三個主要挑戰點。

 

畫廊設計,咖啡廳設計,展廳設計,上海畫廊設計,BROWNIE/Project畫廊,上海BROWNIE/Project畫廊,BROWNIE/Project,Offhand Practice

畫廊設計,咖啡廳設計,展廳設計,上海畫廊設計,BROWNIE/Project畫廊,上海BROWNIE/Project畫廊,BROWNIE/Project,Offhand Practice

 

廠房建築的特色之一便是室內層高的優勢,在BROWNIE/Project這個空間也不例外。設計伊始,我們便思索著如何巧妙地利用幾近6m的層高來增加豐富且合理的動線。最先嚐試的是直接將空間左右兩端的兩個半層串聯起來,但此做法不僅打破了原始空間的整體性,同時也大大削弱了層高的特點。隨即我們立馬調整了設計方向,以確保中心挑高空間的整體性為重點的基礎上,我們在空間的一側插入一座“空中浮橋”,與對麵的書吧兩兩相望,既增添了空間在3D維度上的豐富度,同時也避免了喧賓奪主。

 

畫廊設計,咖啡廳設計,展廳設計,上海畫廊設計,BROWNIE/Project畫廊,上海BROWNIE/Project畫廊,BROWNIE/Project,Offhand Practice

畫廊設計,咖啡廳設計,展廳設計,上海畫廊設計,BROWNIE/Project畫廊,上海BROWNIE/Project畫廊,BROWNIE/Project,Offhand Practice

畫廊設計,咖啡廳設計,展廳設計,上海畫廊設計,BROWNIE/Project畫廊,上海BROWNIE/Project畫廊,BROWNIE/Project,Offhand Practice

 

除了在縱向上利用了空間的層高,在橫向上我們也增加了新的體驗。原始空間除了一個碩大的正門以外,還有一個較為隱蔽且低矮的側門。相較於之前一覽無遺的開放式展覽空間,我們思考著怎樣讓人在正門進入空間後,穿過一層層不同體驗的室內空間,再從側門去到室外?我們沿著原有的側門走道的寬度,在空間中豎起了一道頂天立地的6m高牆,“隧道”便這樣形成了,又將原先橫亙在中心展廳中突兀的鋼結構樓梯移花接木到半層空間原有的木結構之間,變成通往二樓的暗道。由此相對獨立“暗房”展覽區域便形成了。為了加深為了加深“暗房”與“隧道”的體驗感,我們選用黑色為這兩個空間的主色調,牆麵也處理地較為有肌理感來削弱空間中大量使用黑色的壓迫感。

 

∇ 結構改造示意圖

畫廊設計,咖啡廳設計,展廳設計,上海畫廊設計,BROWNIE/Project畫廊,上海BROWNIE/Project畫廊,BROWNIE/Project,Offhand Practice

畫廊設計,咖啡廳設計,展廳設計,上海畫廊設計,BROWNIE/Project畫廊,上海BROWNIE/Project畫廊,BROWNIE/Project,Offhand Practice

畫廊設計,咖啡廳設計,展廳設計,上海畫廊設計,BROWNIE/Project畫廊,上海BROWNIE/Project畫廊,BROWNIE/Project,Offhand Practice

畫廊設計,咖啡廳設計,展廳設計,上海畫廊設計,BROWNIE/Project畫廊,上海BROWNIE/Project畫廊,BROWNIE/Project,Offhand Practice

畫廊設計,咖啡廳設計,展廳設計,上海畫廊設計,BROWNIE/Project畫廊,上海BROWNIE/Project畫廊,BROWNIE/Project,Offhand Practice

 

一牆內外,“明”和“暗”的體驗增強了空間的戲劇感。從“明”的中心展廳進入“暗”的“暗房”,輾轉觀展通過暗道到達“暗房”二樓的盡頭,一轉身便可俯瞰 “隧道”內正在發生的場景:三三兩兩的行人或駐足觀展或買完一杯咖啡匆匆由“隧道”駛出。再轉身向右便跟隨著光的指引走到了豁然開朗的“空中浮橋”與對麵的書吧兩兩相望。

 

畫廊設計,咖啡廳設計,展廳設計,上海畫廊設計,BROWNIE/Project畫廊,上海BROWNIE/Project畫廊,BROWNIE/Project,Offhand Practice

畫廊設計,咖啡廳設計,展廳設計,上海畫廊設計,BROWNIE/Project畫廊,上海BROWNIE/Project畫廊,BROWNIE/Project,Offhand Practice

 

咖啡吧木樓梯原有的位置打破了整個中心展廳的完整性,同時也讓咖啡吧的範圍模棱兩可。在與施工方反複核實現場木結構與木樓梯的條件之後,我們將其逆時針旋轉90度後插進咖啡吧的兩個原始木梁之間,隨即中心展廳便多了一個完整側展廳,咖啡吧的範圍也一目了然。

 

∇ 樓梯結構改造示意圖

畫廊設計,咖啡廳設計,展廳設計,上海畫廊設計,BROWNIE/Project畫廊,上海BROWNIE/Project畫廊,BROWNIE/Project,Offhand Practice

 

咖啡吧內部動線也隨之調整,原有的咖啡操作台堆砌在倒“A”木結構之間,不僅掩蓋了倒“A” 木結構的美,同時讓囿於咖啡吧最深處的休息區感覺擁擠狹隘,使客人無法久坐。所以我們把咖啡操作台區域整體後移,既露出了完整的倒“A” 木結構又讓客人能有更多的空間去駐足休憩。應業主需求,我們在建築外立麵開了個窗,把自然光引入了沉悶的操作台區域,這個後窗搖身一變成為了戶外休憩區域。隨著木樓梯上至二樓,一轉身即可觀望到對麵的藝術作品以及“空中浮橋”上的“ 行人” ,“ 行人”無形之中也變成了展覽的一部分。

 

畫廊設計,咖啡廳設計,展廳設計,上海畫廊設計,BROWNIE/Project畫廊,上海BROWNIE/Project畫廊,BROWNIE/Project,Offhand Practice

畫廊設計,咖啡廳設計,展廳設計,上海畫廊設計,BROWNIE/Project畫廊,上海BROWNIE/Project畫廊,BROWNIE/Project,Offhand Practice

 

至此,空間如同“浸沒式劇場”,從你一踏入這個空間,戲劇便沉浸式地上演,讓你感受真實的夢境。整棟建築作為演出空間,觀眾在內部自由行動,不同的故事線也同時發生。你遊走在或明或暗或狹窄或空曠的空間內,看著一幅幅作品沉浸其中,遇到和你一樣欣賞作品的人時相視一笑。又遊走到咖啡吧品一杯拿鐵,與咖啡師閑聊幾句。當你結束這場“旅途”時,你會覺得自己仿佛剛完成一場演出,在這場演出裏, 你既是主演,也是觀眾。業主策劃的開幕展覽與表演,也將空間與人的互動關係,“浸沒式劇場”這一體驗表現得淋漓盡致。

 

畫廊設計,咖啡廳設計,展廳設計,上海畫廊設計,BROWNIE/Project畫廊,上海BROWNIE/Project畫廊,BROWNIE/Project,Offhand Practice

 

空間細節與材料方麵,既要與原始的混凝土高柱相融合,又需要體現當代畫廊的精致細膩感。如咖啡區域商品陳列架與書吧書架,我們在原始混凝土柱子上開了一條凹槽,將“Brownie藍”的纖薄不鏽鋼層板嵌入其中。又如外立麵和“暗房”牆麵,我們和施工師傅一遍又一遍地手工試驗出極富質感的肌理。

 

畫廊設計,咖啡廳設計,展廳設計,上海畫廊設計,BROWNIE/Project畫廊,上海BROWNIE/Project畫廊,BROWNIE/Project,Offhand Practice

畫廊設計,咖啡廳設計,展廳設計,上海畫廊設計,BROWNIE/Project畫廊,上海BROWNIE/Project畫廊,BROWNIE/Project,Offhand Practice

 

書吧家具則最終選中了宜家與荷蘭設計師Piet Hein Eek的合作係列“Industriell”,椅子與長凳乍一看雖笨拙,但其中透露出的手工美感既契合BROWNIE/Project的場地氣質又不過分突兀,搭配HAY經典又輕巧的“NEU”係列方桌,粗糙與精致的結合也體現了我們眼中“不完美的美”。

 

畫廊設計,咖啡廳設計,展廳設計,上海畫廊設計,BROWNIE/Project畫廊,上海BROWNIE/Project畫廊,BROWNIE/Project,Offhand Practice

畫廊設計,咖啡廳設計,展廳設計,上海畫廊設計,BROWNIE/Project畫廊,上海BROWNIE/Project畫廊,BROWNIE/Project,Offhand Practice

 

BROWNIE/Project是一個和攝影緊密相連的品牌,我們追蹤溯源,希望可以用最原始的拍攝方法 — 膠卷,來記錄這個新空間的誕生,它可以更真實地還原場地特征與細節。如日本年輕膠卷攝影師奧山由之(Yoshiyuki Okuyama)所說,他喜歡拍攝照片時殘留在膠卷上的溫度,經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洗出的膠卷照片,最能貼近觀看者的感受。

 

畫廊設計,咖啡廳設計,展廳設計,上海畫廊設計,BROWNIE/Project畫廊,上海BROWNIE/Project畫廊,BROWNIE/Project,Offhand Practice

 

“有沒有可能建造一種既不刻意追求象征意義又不刻意追求視覺需求的建築呢?正是在這樣的悲觀氛圍中,我寫下了一係列的文章,也由此誕生了這本書,並取了一個莫名奇妙的書名-《負建築》。” 日本建築師隈研吾在《負建築》一書中提到。

BROWNIE/Project空間作為藝術作品的載體,應該是這樣一個類似“負建築”的“負空間”,內斂的、不卑不亢的、不強勢的,讓人、建築與環境能融合的共存空間。“所謂‘負建築’並非是輸的建築,而是指最適宜的建築。”適宜,應該也是室內設計一直追求的高度吧。

 

∇ 區位分析圖

畫廊設計,咖啡廳設計,展廳設計,上海畫廊設計,BROWNIE/Project畫廊,上海BROWNIE/Project畫廊,BROWNIE/Project,Offhand Practice

 

∇ 一層平麵圖

畫廊設計,咖啡廳設計,展廳設計,上海畫廊設計,BROWNIE/Project畫廊,上海BROWNIE/Project畫廊,BROWNIE/Project,Offhand Practice

 

∇ 二層平麵圖

畫廊設計,咖啡廳設計,展廳設計,上海畫廊設計,BROWNIE/Project畫廊,上海BROWNIE/Project畫廊,BROWNIE/Project,Offhand Practice

 

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BROWNIE / Project 畫廊
設計方:Offhand Practice
設計時間:2019.05 – 2019.08
施工時間:2019.08 – 2019.09
主創及設計團隊:袁願,聶璿,李月,劉明瑋
項目地址:上海市普陀區莫幹山路M50創意園區6號105室
建築麵積:290m²
攝影版權:胡彥昀
施工單位:上海佑特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客戶:BROWNIE/PROJECT
主要材料:黑色乳膠漆,白色乳膠漆,回收木材,環氧地麵,金屬
設計內容:建築外立麵,室內,展示道具,燈光

 

發表回複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注